Words from the Editoral
編輯的話
- Keyword:
- /
編輯的話卯靜儒
國中讀前段班有差嗎?能力分班對學習成就影響的反事實分析關秉寅
資訊教育系所學位論文研究趨勢與課題:2004~2013學年的文獻計量分析方瑀紳、李隆盛
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李崗、楊淑雅
書評:評《頂級學習:培育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業精神》陳婉琪
編輯的話
本期刊登三篇研究論文與書評一篇。在研究議題上有能力分班、資訊教育的研究趨勢與課題、學校教育的自由與紀律、教育制度與創造力等,這些議題一點都不新,甚至可說有些問題長久存在卻難以解決。但本期的作者皆以不同的視角,甚至是運用新的研究方法,重新處理議題,提出不同的見解與建議,頗值得讀者參考。
關秉寅的〈國中讀前段班有差嗎?能力分班對學習成就影響的反事實分析〉一文,以目前臺灣可得到最具規模且高品質之「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為資料,並以不同的統計方法,分析國中生於八年級以後讀前段班對其九年級學習成就之影響。研究發現,以單層次傾向分數分析,或結合多層次交叉分類隨機效應模型的結果,只有就讀於部分年級分班學校,且於八及九年級讀前段班或只於九年級讀前段班者,有正面影響其九年級的學習成就。此研究論文的價值,除一方面呈現多元的統計分析模型的運用外,另一則在於當一個理想的隨機分派之能力分班實驗研究設計在現實上不可行之際,如何利用目前具規模而高品質的資料庫,採用多元的統計方法與模型,進行嚴謹的實證研究,以做為政策制定依據的實證研究基礎。
方瑀紳與李隆盛的〈資訊教育系所學位論文研究趨勢與課題:2004∼2013學年的文獻計量分析〉則是運用文獻計量學(bibliometrics)的共詞分析(co-word analysis)和社會網絡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針對「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中資訊教育系所近10年間(2004∼2013學年)992篇博碩士學位論文的關鍵字詞做為研究對象,探究其研究趨勢與課題,分析資訊教育系所學位論文的研究主題演變方向與知識取向,運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使其研究成果能比一般內容分析,更進一步釐清資訊科技研究趨勢與課題發展的軌跡。
李崗與楊淑雅的〈自由與紀律:Montessori的人格教育思想〉一文,則是鑑於過去國內對Montessori的研究,大都偏向課程與教學的實務問題,本文從教育哲學角度剖析其人格教育的理論體系,運用詮釋學的研究方法,以Montessori主要文本之理解為主,討論Montessori兒童人格教育思想中自由與紀律對兒童人格發展之交互關係。作者認為兒童在自由的發展環境與活動中,才能建立紀律,自由與紀律雖然目的不完全相同,卻有著邏輯上的必然關係,二者息息相關。
本期書評則邀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陳婉琪副教授,評論《頂級學習:培育學生的創造力與創業精神》一書。這本書於導論中大膽指出測驗分數愈高的國家,其國民自評創業技能就愈低。二十幾個國家當中,幾個東亞國家(如新加坡、韓國、臺灣、日本)在數學測驗上名列前茅,但其國民自評創業技能卻敬陪末座。陳婉琪認為這種相關性看似存在於個人層面(「個人層面」代表測驗成績好的人,創業能力就低),但國家層級的負相關,卻可能代表兩者背後有著共同關鍵影響因素—培育出考試高分的教育制度及社會環境,同時也是壓抑創造力與創業精神的教育過程。雖然本書仍被批評有些許實證基礎不足之處,但作者也認為此書將社會變遷趨勢連結至教育需求的宏觀視野,可使得我們對於教育的改革,不會只是看待教育本身,而是能對當前教育問題,進行全面通盤的理解。也能讓我們重新認知考試分數的價值,以及教育創新與教育成本之間平衡的問題。
最後,感謝審查者與編輯委員們無私的付出。作者、審查者與編輯委員三方在多次交流意見的過程中,彼此學習,我們除了一起讓每篇文章更精緻外,學術社群藉由這樣撰寫編審參與討論過程,共同體會學術期刊做為催化知識創生的價值與意義。
責任編輯 卯靜儒 謹誌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