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s from the Editoral
編輯的話
- Keyword:
- /
編輯的話余穎麒
民國初期學制改革再起:民國11年新學制定頒的再探周愚文
國際文憑組織「個人與社會」教科書素養導向統整課程設計之分析劉美慧、洪麗卿、王俐蘋
資優班生的系統性壓力:落後者觀點吳玟秀、曾正宜
書評:評《學校如何做政策》陳宏彰
本期收錄三篇學術研究論文及一篇書評,學術論文主題涵括學制的改革、108課綱的實踐,以及學生學習經驗在其生涯發展中的意義探究。三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提醒我們:政策的革新,因時空背景、環境脈絡,以及人與機構複雜的互動過程而形塑不同的政策實踐樣貌,造就出不一樣的政策結果。書評則以社會學為取徑,提出「政策施展」的概念,為教育學界提供新的教育政策理論與分析工具,也呼應三篇學術論文。以下分別簡要介紹本期刊載之文章。
第一篇文章〈民國初期學制改革再起:民國11年新學制定頒的再探〉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特聘教授周愚文所著,文章運用史學方法檢視民國11年(1922年)公布之新學制的修訂過程與採取的策略。我國實施西式教育制度始於晚清,經過一連串的修訂,最後通過第八次版,自民國11年11月大總統公布《學校系統改革案》(即新學制),學制從仿日4-3-4-3制改為仿美6-3-3制。正式學制是小學6年(4-2制)、中學6年(3-3制)、大學4年,廢除原有具日制色彩的中學及大學預科,以及高等專門學校。新學制的修訂受到美國教育的影響可由以下的關鍵人物一窺究竟:美國教育學者孟祿透過實地調查,瞭解中國實況,因此對制度草案的分析與建議有很大的影響力;杜威則提供新學制修訂上一個思想啟迪與施行標準的參考;國人中,袁希濤與黃炎培扮演重要角色,負責議案審查及起草工作;胡適則扮演衝突協調者的角色。此篇文章除幫助我們瞭解民國11年新學制修訂的過程及關鍵推手之外,也讓我們看見此次修訂的策略,呈現五項值得今後修訂學制時借鑑的特色,包括:採由下而上策略、多元參與、議事程序民主、留地方餘地而有彈性、非全抄襲。
第二篇文章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劉美慧、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洪麗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專任助理王俐蘋合著之〈國際文憑組織「個人與社會」教科書素養導向統整課程設計之分析〉。作者藉由分析國際文憑組織「個人與社會」教科書,探究教科書的文本內容、敘寫方式,以及設計理念,以期提供我國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課程設計之另一種視野。首先,作者透過文本分析,發現國際文憑課程中學階段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Middle Years Programme, IBMYP)以問題和探究活動作為發展主軸,課程架構和學習活動旨在引導學生進入社會科學的思維和探究之旅,涵蓋以下歷程:發展問 題意識、導入情境、探索發現、歸納資料、做出結論並展開行動。此外,作者以訪談法進一步瞭解編者的設計理念——IBMYP教科書採後設認知思維和自我調節作為有效學習和思考的設計,透過探究準備的引導元件、學習活動的鋪陳輔助元件,以及後設認知式思考的反思元件,促進學生將先前學習轉移到新情境,呼應素養導向脈絡性、策略性、活用性和創生性之課綱精神,充分展現學習者中心的設計理念。反觀臺灣的108新課綱實踐,教科書的內容與設計仍傾向教師中心、偏重知識內容的教導甚於探究與實作的引導,並且缺乏跨科目的課程統整意識。如何落實108新課綱的精神於社會領域課程及教科書設計,有待我們進一步思索與努力。
第三篇文章是由國立清華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碩士吳玟秀及該所教授曾正宜共同撰寫的〈資優班生的系統性壓力:落後者觀點〉。作者以生物生態系統為視角,討論高中數理資優班的學習落後者在社會、學校、班級,以及家庭各橫斷系統中所經歷的壓力,並探討這些經驗在「資優」但「落後」的四個研究個案之縱貫生涯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藉由分析這四個個案,作者發現大系統的社會文化仍存在頂尖升學主義凌駕多元適性發展的現象,這樣的社會文化貫穿整個生態系統,引領小系統(包括學校、班級,以及家庭)與中系統(考資優班時的升學觀、做科展的協作團隊)的思維運作,反映在超前與超難的課程與教學、以表現目標而非學習目標為取向的激勵策略、以考上醫學系為唯一目標的家長期待,結果導致菁英中的弱勢者受到忽視、被孤立、產生習得無助感,甚至出現自我認同的困擾!雖然這四個個案高中畢業後皆進入一流大學的頂尖學系就讀,但他們在高中階段所經歷來自不同系統的壓力如何影響他們往後的心理健康及生涯發展,是值得我們持續關注與反思的議題。
本期的書評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陳宏彰對S. J. Ball、 M. Maguire,以及A. Braun於2012年所出版《學校如何做政策:中學校園的 政策施展》一書之評論,書評首先強調政策施展(enactment)與政策執行 (implementation)的概念差異,開啟研究者對校園中政策的不同社會想像。有 別於傳統線性、由上而下的政策執行思維,該書跳脫政策、校園及教師均質且一致的假設,提出政策施展應考量校園環境脈絡的複雜性。除此之外,教師——作為校園中政策施展的多元行動者——如何在不同的政策位置上、迥異的空間脈絡中詮釋、轉化、實踐政策,將是能否達成政策效果的關鍵因素。陳宏彰教授指出此書深具啟發之處,包括:提出學校領導團隊與教職員的專業能力與素養作為影響政策詮釋與轉化的一道校園脈絡;將政策行動者的多元分類與學校的脈絡維度交織,形成政策施展的透鏡,讓我們看清人、事、物複雜的互動關係等。然而,陳宏彰教授亦直指此書之微觀視角對於制定宏觀教育政策的決策者而言,究竟能產生何種影響力?對於充斥著績效管考壓力的校園實務工作者而言,具體可行之步驟為何?即使此書的微觀服貼和交織複雜難以與宏觀化約和簡易操作並存,但此書仍為我們帶來不同於校園政策執行的觀點,透過政策施展的新概念,讓我們可以更理解教育領域與學校脈絡、看見施展的複雜網絡實體,以及此複雜網絡中容易被忽略掉的重要面向。
本期刊登的三篇學術論文及一篇書評皆分屬不同的學術領域,但卻同時關心多元的行動者在政策革新、實踐與成果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國內外的教育學者如何透過一系列獨具特色的策略,影響民國11年新學制的修訂;教科書的編者如何藉由文本內容、敘寫方式,以及設計理念來實踐108新課綱的精神;社會、學校、班級,以及家庭如何彼此合作,摒除升學主義的枷鎖,幫助學生適性發展,開展健全、有意義的人生;我們不再只是關注政策如何被落實,而更需要關心的是政策如何在不同的環境脈絡、透過多元的行動主體,展現不同的施展樣貌。期望本期刊登的四篇文章,能夠點燃讀者心中的火焰,從多元的面向參與教育行動,實質上將教育推向美善的境界。
執行編輯 余穎麒 謹誌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