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69 No.2(Open Access) - 2023-06-30

Words from the Editoral

編輯的話

Author:
Yi-Chun Chang / 張宜君
Keyword:
/
  • Summary
  • Chinese Summary
  • Reference
  • Scholarly references
Please refer to the “Reference”

  本期收錄三篇研究論文及一篇書評,研究論文主題涵括微觀層次的教師專業認同發展、宏觀層次的大學自治概念發展,到論述層次探問身心連續論與教育之間的關係,分析的教育階段也從中小學、大學到整個教育場域。三篇文章無論從實務現場出發或立基於理論論述,都意圖連結概念與教育實踐,並為臺灣教育現況提供不同面向的反思基礎;書評則以亞里斯多德式品格教育為基礎,探究教育如何幫助學生開展出幸福繁盛的人生。以下分別簡要介紹本期刊載之文章。

 

  第一篇文章〈國小雙語自然教師的專業認同:「衝突」—「協調」—「再生」〉由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生陳惠雪所著,文章檢視在雙語國家政策下,同時擁有學科專長與英語教學能力的雙語教師如何重新界定他們的專業認同,如何面對新身分與結構的「衝突」,在此過程中,如何以學生學習為核心目標「協調」其專業認同發展,最終從兩個專業科目的教師「再生」出雙語教師的專業認同。在專業認同再生的過程中,雙語教師面對的不僅是用英語教自然科,也同時面對內容和語言的整合學習(簡稱CLIL)教學模式,需身兼課程設計、編寫教材、教學到評鑑等過程,「反思」成為探索與形塑教師認同的關鍵,讓課程、教學與結構環境成為專業認同發展的回饋系統,此篇文章幫助我們看見雙語教師專業認同發展的動態關係。

 

  第二篇文章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劉名峯撰寫之〈大學自治定義發展之轉變、趨勢及對臺灣的啟示〉,作者從大學自治的定義出發,爬梳大學自治和政府干預界線的區隔關係,探討大學自治如何可能。首先,作者區辨個人為基礎的「學術自由」以及組織為基礎的「大學自治」這兩個相關但不等 同的概念,發現法令與政策框架出來的大學自治的程度可能同時限制及保障學術自由的空間,而此二者又同時受到外部結構環境影響,包括經濟發展或政府治理模式等。然而,隨著新自由主義的發展,大學自治從保障學術自由彰顯其相對於政府管控的概念,轉而變成新公共管理的組織運作績效工具邏輯,政府與大學關係以及問責系統也改變了大學內部學術自由的疆界。因此,政府與教育的權力關係、高等教育的治理模式、經費補助邏輯與問責系統之間的動態關係,共同形構了大學自治的運作,及其與學術自由之間的關係。映照臺灣的高等教育,在政府由上而下的教育規劃邏輯中,臺灣的高等教育自治更傾向政府控制,並透過治理策略或經費補助設計達到掌控的效果,限縮了大學自主的程度,而如何建構得以提升大學自治並保障學術自由的高等教育環境,有待我們進一步思索。

 

  第三篇文章是由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張鍠焜副教授撰寫的〈杜威的身心連續性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蘊義〉,討論傳統身心二元論典範轉移至身心整合論述的過程,並梳理杜威身心整合論的階段變遷,從觀念論的身心整合開始,強調以心靈整合身體,後續發展出身體刺激同時也影響心靈反應的論述,首現心靈與身體之間交織的連續經驗,最後將此身心連續性連結至與社會情境之間的連續性,也就是說,無論是心靈、身體到社會環境都存在連續性的關係。文章以此身心連續論,反思現今教育對身體因素的忽視或限縮,進而重新彰顯五育教育中身體,乃至於全身心行動的重要性,重新將身體因素的論述帶回到教育場域,建構身心平衡的教育實踐,進而達到學生全身心健全發展的教育目標。

 

  本期的書評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陳伊琳對K. Kristjánsson所著《幸福繁盛作為教育目的:新亞里斯多德式的觀點》一書之評論,書評首先凸顯幸福感到幸福繁盛的概念轉折,揭示幸福不再停留在主觀感受,而是可以透過客觀指標定義的繁盛樣態。不同於傳統亞里斯多德式的德行論述,該書跳脫「全然的」(fully)德行才能達到幸福繁盛的大門,降低了幸福繁盛的門檻,讓幸福大門向更多人開啟,並進而指出僅有德行仍不足以達到幸福繁盛,必須加上「目的感」才能夠有具體前進的方向。除了個人層次的內在意義與目的感之外,達到幸福繁盛的社會的必要條件也立基於運作良好的政府體制,而教育作為其中一環,則透過培養學生目的感以達到繁盛的境界。然而,在此敞開幸福繁盛大門的論述中,陳伊琳教授亦直指降低的「門檻」標準到底為何?其組成條件之間的關係為何?對於不同的人是否存在不同的標準?即使此書在論述上仍有未竟之處,但此書提供了教育現場在關心學生成就面向之外,如何達到幸福繁盛的人生目標的實踐基礎。

 

  本期刊登的三篇學術論文及一篇書評皆分屬不同的學術領域,但卻同時關照不同層次行動者內部意義與外部環境之間的連結,包括雙語教師如何在政策與課程結構的變遷下,重新建構自身的專業認同;大學作為行動者,其自治型態如何受到政府權力與經費分配等邏輯影響;心靈不再凌駕於身體的杜威身心連續論,以嫁接外部環境,建構全身心的教育模式目標;幸福感不再只是個人主觀感受,而是有良好的外部結構條件支持,加上內部意義與目的感的確立,進而達到幸福繁盛的境界。期望本期刊登的四篇文章,能夠以知識啟發讀者的心靈,並以教育實作論述連結身體實踐,在盛夏中走向有具體收穫的幸福繁盛。

執行編輯 張宜君 謹誌

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