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63 No.1 - 2017-03-31

Words from the Editoral

編輯的話

Author:
Mao,Chin-Ju / 卯靜儒
Keyword:
/
  • Summary
  • Chinese Summary
  • Reference
  • Scholarly references
Please refer to the “Reference”

過去十幾年來的學術環境,強調量的績效與排名的卓越,在限期升等壓力 下,學者們得與時間賽跑,publish or perish也成為大多數人的座右銘。學術期刊 發表漸漸成為國內學者們升等的工具與競奪研究績效的重要座標。很遺憾地,原 本作為研究成果發表園地,有著學術同儕互助共好理念的學術期刊,在這樣「高 度追求卓越」的學術脈絡環境下,逐漸矇上惡性競爭與個人逐利的氛圍。因為這 樣的環境,過去有人用「學術長工」,描繪學者哀怨的學術勞動。但今年教育研 究集刊的編輯群,我們想要提倡一種學術公民(academic citizenship)的概念, 並實踐在期刊編務的運作上。

 

學術公民意味著,當我們每個人做任何學術決定或行動影響到別人時,他 (她)就扮演了學術公民的角色,我們有權利與責任,讓學術環境更好。教育研 究集刊作為一個學術自我治理的實體,除代表是一群有品質的學術領導者的把關 與引導外,也代表期刊編輯流程的專業嚴謹與穩健開放。教育研究集刊的編輯委 員會,作為學術公民一種身分的代表,我們在無償地參與學術編務活動中,更希 望能充分展現學術的價值與我們的熱望。因此,教育研究集刊的編輯委員會在經 過數次編委會與諮詢會的討論,從2017年開始有兩項重大改變:一是為激發更多 元學術對話與交流,特增「研究紀要/學術評論」文類;二是為鼓勵學術同儕的 互助共好,不再收取刊登費與致予審查者審查費。

 

第一項改變:新增文類「研究紀要/學術評論」,其內涵以開發特定議題或引發概念之討論為主,包括實徵性研究成果之報導、理論或方法論課題之論述,特定研究專題之系統性綜合評論,或教育學領域之教學研究討論等。「研究紀要/學術評論」與「學術論文」之學術標準與審查流程一致,僅是文類內涵與審查重點有所區隔。

 

第二項改變,則是自201761日起投審稿之文章,基於同儕互助互惠以精 進學術之精神,原來致與審查者的審查費將以致贈期刊方式取代,而確定刊登之 文稿,也不再對作者收取刊登費。取消審查與刊登的報酬與支付關係,轉而建立 學術公民參與原則,提升學術品質的互惠關係。我們在編務處理過程,秉持提升學術品質的公民參與原則,減少評斷語言,增加意見參考的友善回饋,期望在學術環境共好、更好的目標下處理稿件。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的系刊— 教育研究集刊,每年由系自籌近70萬元的 編務經費,在高品質與熱誠的編輯委員們的義務性參與下,讓將近60年的集刊, 仍能維持運行,我們想要的不只是提供學術服務,更基於學術公民的權利與責 任,希望打造共好而且更好的學術發表園地。我們希望這兩項編務的決策,能維 持並提升教育學術社群的生力(viability)與活力(vibrancy),延續教育研究集 刊的薪傳之火,打造更優質的教育學術研究發表園地。也希望教育學界朋友們能 與我們共襄盛舉。

 

20173月第63卷第1期刊登的學術論文有三篇,外加一篇「議題與趨勢」的 特邀稿。刊登的三篇論文,分別為「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班級排名對個人學業 能力的影響」、「大學學習成果總檢驗:合頂石—總結性課程」、「縣市教育資 源對學習共同體擴散影響之研究」。這三篇論文皆有其在研究領域上的獨特與價 值。第一篇問了一個特別的問題:臺灣擠「明星學校」看似常態,但與常識邏輯 的「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又似乎相反,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本文從這樣的問 題意識出發,運用「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貫時性特質,並採用「一階差 分模型」之研究設計,以探究同儕對個人的學業能力發展的影響與機制,同時也 發現「排名效應」有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價值。

 

第二篇「大學學習成果總檢驗:合頂石—總結性課程」則討論大學總結性課 程的內涵,並以臺灣大學的總結性課程實踐與系統性課程改革為實例,討論總 結性課程的雙重功能:一、幫助學生學習達成統整、收尾、反思、銜接的功能; 二、幫助學系面對外部認可及評鑑時,能以學生總結性課程的學習成果,提供是 否達成教學目標程度的資料。本文應該是國內第一篇發表在學術期刊,探討臺灣 高等教育總結性課程的文章。其所提總結性課程的第二項功能,不只是提供評鑑 資料,更可作為系所檢視課程架構與實施的一面鏡子。而總結性課程不只是有邏 輯、有系統的系所整體課程中的最後一哩路,總整課程學生的學習表現也是系所 檢視課程架構與教育目標一致性的重要證據所在。

 

第三篇「縣市教育資源對學習共同體擴散影響之研究」一文是透過空間分析 以及事件歷史分析的模式建構,探究我國學習共同體擴散的過程,分析其中的資源影響因素。本文特點在運用空間分析以及事件史分析的結果,從空間的分布以及時間的改變,發現教育政策擴散的複雜樣貌。譬如間接透過人際網絡或學術網絡所形成的跨縣市學習現象,所造成的脈絡性的影響。有地理上趨同的鄰近效應,也有資源影響效應,與仿效機制作用的交互影響。本研究最後也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中央財政及縣市教育實務的相關建議。

 

第四篇是邀請屏東大學教授也是屏東縣教育處處長王慧蘭,特別針對偏鄉教育的「議題與趨勢」所撰寫的「偏鄉與弱勢?法規鬆綁、空間治理與教育創新的可能」一文。偏鄉教育議題長期受到關注,但問題糾結甚深且難解。在多數論述中,討論焦點或分析總是圍繞在城鄉發展不均衡、偏鄉教師招聘不易、教師流動率高、學生家庭弱勢與學習成就低落等問題。但本文卻特別從法規鬆綁、空間治理談偏鄉教育問題,並指出強化公共教師概念以及師培課程偏鄉文化識能對於教師常駐的重要性。本文有過去教育學術界討論偏鄉教育所欠缺的視角,作者從法規鬆綁、跨域合作、偏鄉公共教師與文化識能培養的全方位角度,提出觀點與建議,而這些都是中央與地方對偏鄉教育在行政實務面上,王教授以學者下海兼地方教育行政的經驗,所看到的問題與解套建言,非常值得參考。

 

上述四篇文章,都是大家學術公民參與的結果,學術共好與更好的願景離我們不遠,就讓我們從哀怨的學術勞動身分,轉換成參與的學術公民身分,繼續往卓越邁進!

 

 

教育研究集刊總編輯 卯靜儒 謹誌 20173月